时间: 2025-04-28 15: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1:36
传送带(Conveyor belt)是一种用于运输物料或物品的机械设备,通常由一个连续的带状材料(如橡胶、塑料或金属)组成,该材料在两个或多个滚筒之间循环移动,从而实现物品的连续运输。
传送带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最初用于矿山和工厂,以提高物料搬运的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传送带的设计和材料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在现代社会,传送带是工业化和自动化的象征,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制造业、物流和零售。它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引发了关于劳动和自动化对就业影响的讨论。
传送带可能让人联想到效率、机械化和现代生活的节奏。它也可能引起对单调工作和工业化对环境影响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传送带在机场和超市的体验是常见的。例如,在机场等待行李时,看着传送带上的行李箱缓缓移动,是一种常见的等待体验。
在诗歌中,传送带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传送带,无声无息, 带走了青春,留下了回忆。
传送带的视觉联想通常是连续移动的带状物体,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机械运转的嗡嗡声或物品在带上移动的摩擦声。
在不同语言中,传送带通常有相似的词汇,如英语的“conveyor belt”,德语的“Förderband”,法语的“tapis roulant”。这些词汇都指向同一概念,即用于运输物品的机械设备。
传送带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代实际的机械设备,还可以在文学和隐喻中使用。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反映了工业化和自动化的趋势。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技术和文化。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送】
(会意。小篆字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送,遣也。 、 《荀子·富国》。注:“致女也。”-送迎无礼。
【组词】
送嫁、 送娘、 送房、 送亲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