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8: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56:14
封授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正式的仪式或程序授予某人某种荣誉、职位或权力。它通常涉及官方的认可和授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式性。
在文学作品中,封授 可能用于描述历史或宫廷场景,如授予臣子爵位或官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历史讨论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行政管理中,封授 可能用于描述授予某种特权或权力的过程。
封授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封”指的是封闭或授予,而“授”则是给予或传递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描述正式授予荣誉或权力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封授** 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行为,它体现了权力结构和社会秩序。在封建社会中,封授爵位或官职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手段。
封授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重大仪式和官方的认可。这种正式和权威的氛围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封授 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官方任命时,这个词可以提供一种正式和权威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封授 可以用来描绘一种庄严的场景,如:
金光闪烁的殿堂,
**封授,荣耀加身。
历史的篇章,
在这一刻,永恒铭刻。
封授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金碧辉煌的宫殿,庄重的音乐,以及官员们整齐的队列。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investiture”(英语),它也指正式授予职位或荣誉的仪式。
封授 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正式的授予过程,还体现了权力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