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0:03
词汇“玉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文化背景出发。
“玉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玉石的碎屑”或“像玉一样洁白的絮状物”。在这里,“玉”通常指代珍贵、美丽的玉石,而“絮”则指细碎的纤维或碎屑。
由于“玉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细腻、珍贵且轻盈的物质,或者用来比喻某种高洁、纯净的品质。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玉絮”这个词可能源自对玉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的描述,后来可能被文学作品借用来形容其他细腻、洁白的物质。
在**文化中,玉石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吉祥,因此“玉絮”也可能带有这些文化寓意。
“玉絮”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纯洁、高雅和精致的美,给人以美好的情感反应。
由于“玉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玉絮般的柳絮飘散,点缀了春天的画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洁白如玉的雪花或柳絮飘落的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优雅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絮”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形容细腻、洁白的物质。
“玉絮”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欣赏和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细腻度和美感。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絮】
(形声。从糸(mì),如声。本义:粗丝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絮,敝绵也。 、 《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絮三斤。 、 明·刘基《卖柑者言》-剖其中,干若败絮。 、
【组词】
絮衣、 絮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