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3:27
玉红草: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植物名称,它可能是一个虚构的或特定地区的植物名称。从字面上理解,“玉红”可能指的是颜色,即玉石般的红色,“草”则是指植物。因此,玉红草可以理解为一种颜色如同玉石般红色的草本植物。
由于玉红草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植物名称,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作象征或隐喻,赋予特定的情感或意义。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除非是在讨论特定的植物学文献或地方传说,否则可能不会经常遇到这个词汇。
由于玉红草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故事、传说或地方文化中的创造性词汇。
如果玉红草出现在某个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爱情、热情或珍贵。
玉红草可能让人联想到美丽、珍贵或神秘的植物,它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诗意和美感。
由于玉红草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秋风中摇曳的玉红草, 如同失落的爱情, 在夕阳下燃烧, 直到最后一抹红消失在夜幕。”
玉红草可能让人联想到深红色的植物在风中摇曳的画面,或者是某种神秘的音乐旋律,如同在描述一个遥远的传说。
由于玉红草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植物名称,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玉红草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象征意义,可以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文化背景的描述。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