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6:04
“凭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依靠险要的地形或条件。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军事防御或策略中利用自然障碍或难以攻克的地理位置来增强防御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凭险”可能用来描绘古代战争场景,如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军事策略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历史学或地理学中,这个词汇有其特定的应用和含义。
同义词“依山傍水”强调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据险而守”则更侧重于军事防御的策略。反义词则表达了没有地理优势或选择在平坦地带进行军事行动的情况。
“凭险”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凭”意味着依靠或凭借,“险”指的是险要或危险的地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古代军事文化中,“凭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重视和对防御策略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也体现在许多古代战争故事和历史记载中。
“凭险”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英勇。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的好奇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凭险”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策略时,它是一个有用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凭险而立,山河壮丽,千年古韵,犹存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城依山而建,城墙蜿蜒,山势险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战场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ortify with natural barriers”或“defend with geographical advantag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凭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虽然在现代生活中的直接应用不多,但在学*和理解*古代军事策略和文化时,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