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9:54
词汇“凡恶”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凡”通常表示“所有的”或“一般的”,而“恶”则指“邪恶”或“不好的”。因此,“凡恶”可以理解为“所有的邪恶”或“一般的恶行”。
由于“凡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凡”和“恶”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更广泛的恶行概念。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善”与“恶”的区分,因此“凡恶”这样的词汇可能会在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时出现,强调对恶行的批判和抵制。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在讨论社会问题或个人道德选择时使用“凡恶”这个词,表达对不良行为的批判。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凡恶”来强调主题的道德对立,如:
在光明的彼岸,凡恶无处藏身,
正义的剑,斩断一切邪恶的根。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来实现,如英语中的“all evil”。
“凡恶”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表达方式,用以概括和批判一切不好的行为和品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