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47
持重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保持稳重、不轻浮。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为、言语或决策中表现出谨慎、稳重和深思熟虑的态度。
持重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持”(保持)和“重”(稳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持重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决策和态度上。
在**传统文化中,持重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稳重和谨慎被认为是君子应有的品质。在现代社会,持重依然被视为领导者和专业人士的重要素质。
持重这个词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深思熟虑、可靠的形象,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总是持重地处理问题,即使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也要保持持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持重: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持重地守护着家园,
每一道闪电,每一声雷鸣,
都无法撼动他坚定的信念。
持重可以让人联想到一位穿着正装、举止优雅的绅士,或者是一位在会议上沉稳发言的领导者。在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缓慢而有力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交响曲。
在英语中,持重可以对应为“prudent”或“composed”。在不同文化中,持重的概念都是受到重视的,尽管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持重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反映了深思熟虑和谨慎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持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1.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