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30
完聚: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完全聚集”或“完整地聚集在一起”。它通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完全集中或聚集的状态。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完聚”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情感或物理上的聚集,如家族成员在特殊场合的团聚。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完聚”可能用来描述朋友或同事在某个地点的集合。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数学,“完聚”可能用来描述粒子或数据的完全集中。
同义词:聚集、集合、团聚
反义词:分散、离散、分离
“完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它由“完”和“聚”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完全”和“聚集”,组合起来强调了聚集的完整性和彻底性。
在**文化中,“完聚”常常与家庭团聚、节日庆祝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的完整性。
“完聚”这个词给我带来温馨和团结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家庭和朋友的温暖,以及在困难时刻大家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完聚”这个词让我想起了每年春节时,全家人从各地回到老家,共同庆祝的场景。那种温馨和团结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完聚”: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家人完聚,笑声连连。
岁月静好,情感绵绵,
完聚一刻,永存心间。
“完聚”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照片,或是欢快的节日音乐,这些都能唤起人们对团聚的美好记忆。
在英语中,“完聚”可以对应为“complete gathering”或“full assemb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聚集的完整性和彻底性。
通过对“完聚”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聚集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的符号,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每一次团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聚】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聚,会也。 、 《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 、 《史记·平帝纪》-聚曰序。 、 《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所止聚落化其德。 、 刘向《说苑》-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 、 枚乘《上书谏吴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组词】
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