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5:00
词汇“完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完补”可以理解为“完成补充”或“完全补充”的意思。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
“完补”可以解释为在某个过程中或某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的补充工作,以确保所有必要的部分都已完整无缺地完成。
由于“完补”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完成”和“补充”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细节和完整性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完补”可能被视为重要的工作步骤。
“完补”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致、耐心和责任感,因为它涉及到对已完成工作的再次检查和修正。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需要“完补”的情况,比如在准备报告或论文时发现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完补”来描述对美好记忆的最后点缀:
在时光的画卷上,
我用回忆的笔触,
完补那逝去的春光。
“完补”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致的绘画或雕塑工作,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手法来完成最后的修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类似的词汇组合来表达,如英语中的“complete and supplement”。
“完补”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强调了完成任务后的补充和完善工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和沟通我们的想法和需求。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