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2:14
卡奔塔利亚湾(Gulf of Carpentaria)是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大型海湾,北临阿拉弗拉海,东临托雷斯海峡,西界约克角半岛,南界昆士兰州北部。它的名字来源于荷兰探险家彼得·纳伊特森(Pieter Nuyts)和法国探险家奥利维耶·范·德·杜斯特(Olivier van Noort),后者在17世纪初探索了这一地区。
在地理学和海洋学的专业领域中,卡奔塔利亚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海洋生态、气候变化、渔业资源等多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作为背景描述,增添故事的地理和文化色彩。在口语中,提及卡奔塔利亚湾可能更多地与旅行经历、地理知识或天气状况相关。
同义词:Carpentaria Gulf(直接的同义词,不同表达方式)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内陆地区相对比,如“内陆”(inland)。
卡奔塔利亚湾的名字来源于荷兰语“Carpentaria”,可能与荷兰的卡佩兰(Carpelan)家族有关,该家族在17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中担任重要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名称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卡奔塔利亚湾周边居住着多个原住民社区,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这一地区也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卡奔塔利亚湾可能让人联想到热带的阳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探险者和自然爱好者来说,它代表着未知的探索和自然的美丽。
个人可能在与澳大利亚旅行相关的经历中遇到卡奔塔利亚湾,或者在地理学习中了解到这一地区。
在诗歌中,可以将卡奔塔利亚湾描绘为“热带的明珠,海浪轻拍着金色的沙滩,热带鸟类在蓝天中翱翔”。
结合图片,卡奔塔利亚湾可能呈现出热带海滩的景象,蓝天白云,碧海金沙。听觉上,可能是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或是热带鸟类的鸣叫。
在不同语言中,卡奔塔利亚湾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地理特征和生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是共通的。
卡奔塔利亚湾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不仅代表了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特定地区,也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识。
1. 【卡】
2.
【奔】
直往;趋向。
【引证】
《红楼梦》-只见那边两骑马直奔凤姐车来。
【组词】
直奔实验室
竭尽全力。
【引证】
明·汤显祖《牡丹亭》-(旦)娘,你女儿不幸,作何处置?(老)奔你回去也,儿。
【组词】
他是奔六十的人了
3.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5.
【亚】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同本义。
【引证】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 、 《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亚,丑也。
6.
【湾】
(形声。从水,弯声。本义:河水弯曲处)。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湾,水曲也。 、 《西游记》-潮来汹涌,水浸湾环。
【组词】
河湾;湾矶、 湾湾、 湾头、 湾埼、 湾澳、 湾回、 湾浦、 湾曲、 湾山角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