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30
词汇“殊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字面分析,“殊”通常表示不同、特别或异常,而“锡”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指赐予、赏赐。因此,“殊锡”可能指的是特别的赏赐或特别的恩赐。
“殊锡”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种特别的、不同寻常的赏赐或恩赐。
由于“殊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出现,用以描述君主对臣子的特别赏赐,或者在**语境中指神对人的特别恩赐。
“殊锡”可能是由“殊”和“锡”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殊”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特别、不同;“锡”源自古代汉语,意为赐予、赏赐。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在古代社会,君主对臣子的赏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用以表达恩宠和巩固权力。因此,“殊锡”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殊锡”可能带有一种古老、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恩赐制度。
由于“殊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历史研究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殊锡”用于描述一种特别的恩赐或赏赐,例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君主对忠诚臣子的特别赏赐。
由于“殊锡”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不直接关联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形象,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氛围和赐予仪式的庄重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或概念,用以描述特别的赏赐或恩赐,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的“special grant”或“special favor”。
“殊锡”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锡】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金锡连丹。
【组词】
锡古子
细麻布。 同: 緆
【引证】
《仪礼·大射仪》-用锡若絺。 、 《史记·司马相如传》-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
【组词】
锡衣、 锡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