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9:56
词汇“枭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枭”通常指的是猫头鹰,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类,常被赋予神秘、智慧或不祥的象征。而“景”则指的是景象、景色或情景。将两者结合,“枭景”可能指的是与猫头鹰相关的景象或情景,或者是一种带有神秘、不祥色彩的景色。
由于“枭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作象征或隐喻,表达一种神秘、幽暗或不祥的氛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创意写作中。
由于“枭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枭”和“景”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描述。
在某些文化中,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枭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象征意义。
“枭景”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神秘或是某种不祥的预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或是对黑暗的恐惧感。
由于“枭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或创作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来营造特定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枭景,风中低语,古老的树影,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森林中猫头鹰飞翔的画面,或是月光下猫头鹰凝视远方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猫头鹰的叫声,增添一种神秘或不祥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猫头鹰的象征意义各异,因此“枭景”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owl scene”或“nocturnal landscap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枭景”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在文学和创意写作中可能被用作营造特定氛围的工具。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创作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象征和隐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