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3: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03:46
“模山范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模仿山水的形态。基本含义是指模仿自然山水的美景,用于形容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对自然景观的模仿或再现。
“模山范水”源自**古代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领域,强调对自然美的尊重和模仿。
在文化中,自然景观一直被视为美的象征。模山范水的理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让人想到美丽的山水画、宁静的园林和自然的声音,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以模山范水为设计理念的园林,那里的每一处都精心设计,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模山范水绘心间,一抹青绿染流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水画,山峦起伏,水波荡漾,给人以视觉上的宁静与美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流水潺潺、鸟鸣山幽的自然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模仿自然”或“再现自然”,但“模山范水”更强调对山水这一特定自然元素的模仿和再现。
“模山范水”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
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故纯粹之~、留连光景之作,自建安之前,大未之见。
1. 【模】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范】 (形声。从车,笵(fàn)省声。本义: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的一种祭祀活动,祭路神)。 同本义。
4.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