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56:27
拦路虎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阻挡道路的**”,通常用来比喻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困难。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或问题,它挡在前面,阻止人们继续前进。
在不同的语境中,“拦路虎”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拦路虎”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常常被视为凶猛的动物,能够阻挡人们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比喻任何形式的障碍。
在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勇气,因此“拦路虎”这个词汇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障碍,还隐含着需要勇气和智慧去克服的意义。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挑战和困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克服的障碍,以及在面对这些障碍时所需的决心和勇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拦路虎”,比如学*一门新语言时的语法难题,或是工作中遇到的技术挑战。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并重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创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拦路虎”:
在知识的森林里, 语法的拦路虎挡道, 但勇气和耐心, 终将开辟出一条通途。
想象一只威猛的**站在道路中央,它的咆哮声在山谷中回荡,这样的画面和声音可以很好地象征“拦路虎”这个词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tumbling block”或“an obstacle”,虽然它们没有“拦路虎”那么形象和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障碍和困难的概念。
“拦路虎”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比喻,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够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多样性。
温是将门之子,绰号拦路虎,大王曾知否?
1.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