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24
洋洋万言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洋洋”形容水势浩大,“万言”指大量的言语。基本含义是指文章或言辞非常丰富、详尽,内容广泛而深入。
在文学作品中,洋洋万言 常用来形容长篇大论或宏篇巨著,如历史著作、学术论文等。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滔滔不绝,或者某篇文章内容极其丰富。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学术研究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详细的论述或报告。
洋洋万言 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文章和言辞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形容文章或言辞丰富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洋洋万言** 常与学术成就和知识深度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学者和专家的标志。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尊重。
洋洋万言 给人以庄重、权威的印象,常让人联想到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它也可能让人感到敬畏,尤其是在面对大量复杂信息时。
在学术写作中,我曾尝试撰写一篇洋洋万言的论文,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成果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在诗歌中,可以将洋洋万言 融入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洋洋万言的江水,诉说着千古的传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浩瀚江河的画面,水流汹涌,象征着洋洋万言 的丰富内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滔滔不绝的演讲或朗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oluminous”或“extensive”,用来形容大量的文字或详尽的论述。
洋洋万言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了文章或言辞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我的表达力和文化素养。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