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3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39:10
“洋洋得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成就或优势而感到非常得意和自豪。其中,“洋洋”表示盛大、充足的样子,“得意”则指因成功或优势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洋洋得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自满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洋洋得意”有时会被视为过度自满的表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自豪和得意也是被认可和鼓励的。
“洋洋得意”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成功和满足的状态。然而,过度使用或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同事在完成一个重要项目后洋洋得意地向大家展示他的成果,这种自豪感激励了团队成员,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里的“春风得意”与“洋洋得意”有相似的意境,都表达了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
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面带微笑,双手张开,仿佛在享受成功的喜悦。这种视觉形象与“洋洋得意”的情感相契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如胜利的号角声,增强了这种自豪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ug”或“self-satisfied”,但这些词汇更多地带有贬义,而“洋洋得意”在中文中更多地是一种中性或略带褒义的表达。
“洋洋得意”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描述因成功或优势而感到自豪和满足的状态。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有着特定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入理解中文表达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一席话说得夏作人~。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