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1:59
歌谣:歌谣通常指的是一种简短的、有节奏的、通常伴有音乐的口头诗歌形式。它们可以是民间流传的,也可以是创作的,常常用于娱乐、教育或传递信息。
文学:在文学中,歌谣常被用作叙事手段,如《罗宾汉歌谣》。 口语:在口语中,歌谣可以是儿童游戏的一部分,如“小兔子乖乖”。 专业领域:在音乐学中,歌谣可能被研究其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同义词:民谣、诗歌、曲调 反义词:散文、论述
细微差别:
词源:歌谣一词源自中古英语“gode”,意为“歌曲”或“赞美诗”。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歌谣从**赞美诗演变为民间口头文学,再到现代创作的歌曲。
意义和影响:歌谣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着教育、道德、历史和娱乐的功能。例如,非洲歌谣常用于传递部落历史和价值观。
情感反应:歌谣常带给人温馨、怀旧和愉悦的情感。 联想:联想到童年、家乡、传统和简单的生活。
经历或故事:小时候,祖母常在睡前给我唱摇篮曲,那些歌谣至今仍让我感到安心。
诗歌:
月光下的歌谣,
轻轻摇曳在夜的怀抱,
古老的旋律,
穿越时空,温暖心房。
视觉联想:想象一群孩子在田野上围坐,手拉手唱着歌谣。 听觉联想:听到悠扬的吉他声伴着柔和的歌声,传递着简单而深刻的情感。
对应词汇:在西班牙语中,歌谣称为“canción”,在日语中称为“歌謡”(かよう)。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的歌谣都承载着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理解:歌谣不仅是音乐和诗歌的结合,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歌谣能够激发情感,增强记忆,丰富表达方式。
1.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2.
【谣】
(形声。)。
【引证】
《韩诗章句》-有章句曰歌,无章曲曰谣。 、 《国语·晋语》-辨妖祥于谣。 、 《书·大传》-其歌声比余谣。 、 《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 、 《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流言。
【引证】
《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组词】
谣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