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1:35
词汇“快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快”和“憾”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快憾”可以理解为“快速的遗憾”或“迅速的失望”。它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即在短时间内经历的失望或遗憾。
由于“快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突如其来的失望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如“突然感到遗憾”或“很快就失望了”。
由于“快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快”和“憾”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容易经历“快憾”,因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事情的发生和结束都很快,导致人们更容易感到失望或遗憾。
“快憾”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短暂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能伴随着一种无力感或无奈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快憾”这个词,但可能会经历类似的情感体验。例如,当一个计划突然改变或失败时,人们可能会感到这种快速的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快憾”来表达一种瞬间的情感变化:
晨光中的快憾,
如露珠般短暂,
在阳光下消散,
留下一丝淡淡的哀愁。
“快憾”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闪过的画面,如电影中的快镜头,或是急促的音乐节奏,表达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快憾”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体验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如英语中的“swift disappointment”。
“快憾”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快速失望情感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情感体验。
1.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2.
【憾】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引证】
《广雅》-憾,恨也。 、 《左传·宣公二年》-以其私憾。 、 《左传·文公十四年》-不可使多畜憾。 、 《论语·公冶长》-敝之而无憾。 、 《礼记·中庸》-人犹有所憾。 、 《国语·鲁语下》-无憾而后即安。 、 《孟子·梁惠王上》-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楚辞·严忌哀时命》-志恨憾而不逞兮。 、 《左传·隐公三年》-降而不憾。 、 清·林觉民《与妻书》-死无余憾。
【组词】
憾悔、 憾惜、 憾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