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28
快板儿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一种快速的节奏或速度,尤其是在音乐、表演艺术或口语表达中。在音乐领域,快板儿通常指的是节奏明快、速度较快的乐曲或乐段。在口语中,它可以形容说话速度快、节奏紧凑。
快板儿一词源于**传统音乐和戏曲,特别是京剧中的“快板”,指的是节奏快速、旋律明快的唱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快速节奏的情境。
在**文化中,快板儿与传统的快板书、相声等表演艺术紧密相关,这些艺术形式以其快速的节奏和幽默的内容深受人们喜爱。快板儿也象征着活力和热情,常被用来形容充满活力的场景或人物。
快板儿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兴奋和活力,它让人联想到快速、充满活力的场景,如热闹的市集、欢快的节日庆典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快板儿表演中担任观众,那种快速、紧凑的节奏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快板儿: “城市的脉搏跳动如快板儿, 灯火辉煌,人群涌动不息。”
快板儿让人联想到快速跳动的音符、欢快的舞蹈和热闹的场景。视觉上,它可以是一幅充满活力的城市夜景图;听觉上,它可以是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
在英语中,快板儿可以对应为“fast tempo”或“quick rhythm”,在不同文化中,快速节奏的表达和感受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文化差异。
快板儿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快速节奏的艺术和文化。通过对快板儿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语言与文化、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1.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