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0:32
斩刈(zhǎn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用刀剑等利器砍断或割除。基本含义是指用武力或暴力手段彻底消除或摧毁某物,常用于比喻意义,表示彻底消灭或清除。
“斩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斩”意为用刀剑砍断,“刈”意为割除。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用法逐渐固定,多用于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斩刈”常与战争、革命等暴力行为相关联,反映了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变革。在现代社会,该词汇仍用于描述彻底的改变或清除。
该词汇带有强烈的暴力和破坏性意味,给人以强烈、决绝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战场、革命、暴力清除等场景。
在个人经历中,该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历史*的学,或在讨论社会变革时使用。例如,讨论历史上的革命**时,可能会用到“斩刈”来形容革命者的决心和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斩刈”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决绝感:
斩刈旧梦,新生曙光,
破晓时分,希望绽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pe out”或“eradicat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彻底消除,而不像“斩刈”那样带有强烈的暴力和破坏性意味。
“斩刈”是一个富有力量和决绝感的词汇,常用于描述彻底的改变或清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该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刈】
(本作乂。形声。从刀,乂(yì)声。本作“义”。本义:割草)。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刈,断也。又,杀也。 、 《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擭。 、 鲍照《代东武呤》-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组词】
刈获、 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