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0:34
词汇“斩头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以从其构成的每个字来理解:
结合起来,“斩头沥血”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不惜付出极大的牺牲和代价,甚至可能包括生命的代价。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为了正义或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为了完成某项艰巨的任务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政治,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而做出的重大牺牲。
“斩头沥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牺牲和勇气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端牺牲和努力的常用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牺牲和奉献被视为高尚的品质。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或集体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做出的牺牲时,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牺牲者的敬意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为了家庭或朋友做出的巨大牺牲,或者在工作中为了达成目标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努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斩头沥血为理想,英雄泪洒战场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悲壮的交响乐,增强这种牺牲和奋斗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ed one's blood and sweat”,虽然不如“斩头沥血”那样强烈,但也表达了类似的牺牲和努力的概念。
“斩头沥血”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用来形容极端的牺牲和努力。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牺牲和奉献的重视。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加深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在今日算是一个~的人儿。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沥】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引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杓酌油沥之。
【组词】
沥血、 沥液、 沥滴
4.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