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1:48
“斩假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切割或加工成石头形状的仿石材料。这种材料通常用于建筑装饰,模仿天然石材的外观和质感,但实际上是由混凝土、石膏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斩假石”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装饰材料。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提及,通常会用来形容某种仿制品或替代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仿石”或“人造石”等词汇。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材料的具体成分和制作工艺,而反义词则强调了材料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斩假石”这个词汇可能起源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这种仿石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会有新的含义或用法出现。
在**,斩假石作为一种经济实惠且美观的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它反映了社会对美观与经济性的双重追求。
提到“斩假石”,我可能会联想到现代建筑的简洁美感,以及对传统石材的致敬。这种材料的使用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材料的模仿和创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商业建筑项目中见过斩假石的应用。它的外观和质感几乎与天然石材无异,但成本却大大降低,这让我对这种材料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斩假石砌成的墙,映着晨曦的光,虽非真石,却也坚如磐石。”
想象一下,一座由斩假石建造的现代建筑,阳光照射在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现代建筑的简洁与美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ultured stone”或“artificial stone”,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指向类似的材料和应用。
通过对“斩假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经济性的考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类专业词汇的使用和理解。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