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2:35
接木移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一种植物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植物上,或将一种花卉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基本含义是指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通常用于比喻手法,表示将一种思想、方法或技能应用到另一个领域或情境中。
在文学中,接木移花 常用于比喻创新和适应,如将古代的智慧应用到现代问题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实际的植物嫁接或移植活动。在专业领域,如园艺学,它特指植物繁殖的技术。
接木移花 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的园艺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从字面上的植物操作转变为比喻意义上的应用和创新。
在文化中,接木移花 常被用来强调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它反映了人对于灵活变通和善于学*的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创新的联想,让人想到不断进步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接木移花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学*新技能时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或在工作中将一种成功的策略应用到另一个项目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接木移花,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
想象一片花园中,园丁正在细心地进行接木移花的工作,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宁静和希望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ransplant" 或 "graft",但这些词汇更多地停留在字面意义上,不像接木移花那样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
接木移花 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植物的嫁接技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强调了适应、创新和学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恶书自是好身手,~掩先丑。
1.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2.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3.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4.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