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3: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3:20:05
“专员公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由专员管理的官方机构或办事处。专员通常是指被委派负责特定任务或地区事务的官员,公署则是指官方的办公场所或机构。因此,“专员公署”通常指的是由专员领导的官方机构,负责处理特定地区或领域的行政事务。
在不同的语境下,“专员公署”的使用有所不同:
“专员公署”一词源于汉语,其中“专员”一词古已有之,指被专门委派的人,而“公署”则是指官方的办公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结合形成了“专员公署”这一特定术语,用于指代由专员领导的官方机构。
在**,“专员公署”通常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相关联,反映了政府在不同层级和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这一词汇体现了政府机构的层级性和职能分工。
“专员公署”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式和权威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组织结构。在表达中,使用这一词汇可能会传达出一种正式和官方的语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政府组织的活动中与专员公署的工作人员合作,他们的专业性和效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专员公署”作为描绘政府机构运作的象征:
在专员公署的厅堂, 决策如流水般流淌, 每一项指令,每一道光, 编织着城市的未来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庄重的建筑,上面挂着“专员公署”的牌子,内部是忙碌的工作人员。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电话铃声、打印机的声音和人们讨论的声音。
在英语中,“专员公署”可能对应的是“Commissioner's Office”或“Bureau”,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专员公署”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政府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官方机构的名称,也是政府职能和效率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汇可以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员】 姓。
3.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4.
【署】
(形声。从网,者声。部署任务,各有系统,故从网。本义:布置;部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署,都署有所系属。 、 《广雅》-署,置也。 、 《国语·鲁语》-署位之表也。 、 《汉书·高帝纪》-部署诸将。
【组词】
部署、 署用、 署事、 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