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06
“专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专门负责或管理某项事务。它强调了职责的专一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机构在特定领域内的职能和任务。
“专司”由“专”和“司”两个字组成。“专”字古汉语中意为专一、专门,“司”字意为管理、负责。在古代文献中,“专司”常用于描述官员的职责,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现代汉语的各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职责的专一性和专业性被高度重视。因此,“专司”一词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专司”一词给人以专业、可靠的印象,联想到的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激发对专业精神的尊重和追求。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专司数据分析的同事,他的专业能力和对细节的关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专司”融入描述职业精神的诗句:
专司之心,如磐石之坚, 职责所在,无畏风雨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专业人士在办公室中专注工作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键盘敲击声和文件翻阅声,营造出一种专业而有序的工作氛围。
在英语中,“专司”可以对应为“specialize in”或“dedicated to”,强调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和专注度。
“专司”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强调了职责的专一性,还体现了对专业精神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专司”有助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专业性。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