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0:27
“执正持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坚持公正,保持平衡。它强调在处理事情时,要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在文学作品中,“执正持平”常用来形容法官、仲裁者或领导者在决策时的公正无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组来赞扬某人在处理纠纷或争议时的公平态度。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或管理学中,这个词组强调的是公正和中立的原则。
“执正持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执”(坚持)、“正”(公正)、“持”(保持)和“平”(平衡)四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强调公正和中立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公正和中立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期望领导者和决策者能够执正持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个词组给人以正直、公正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公平的裁判、无私的领导和和谐的社会。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冲突和争议时,保持冷静和公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需要执正持平的情况,比如在家庭纠纷中担任调解者,或在工作中处理同事间的矛盾。在这些情况下,坚持公正和中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执正持平心如镜,公正无私照乾坤。”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天平的图像,象征公正和平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法庭审判声,或是和谐的团队讨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be fair and impartial”,强调的是公平和无偏见的态度。
“执正持平”这个成语强调了公正和中立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行为还是在社会治理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要坚持公正的原则,保持中立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判断和沟通技巧。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3.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4.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