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6:20
倾泻:指液体大量而急速地流动或流出,也可比喻为情感、思想等的强烈表达或释放。
“倾泻”一词由“倾”和“泻”两个字组成。“倾”字古义为倾斜,“泻”字古义为水流急速。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液体急速流动的词汇。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比喻意义也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倾泻”常与自然灾害如洪水联系在一起,也常用来形容情感的强烈表达,如在诗歌中形容情感的爆发。
“倾泻”给人以强烈、急速的印象,常与不可控制的力量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带来一种震撼和释放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暴雨中感受到雨水倾泻而下的情景,或者在情感激动时,感觉自己的情感如同倾泻而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光倾泻,如同银河的泪滴,洒落在这无垠的大地。”
在英语中,“倾泻”可以对应为“pour”或“cascad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汇都用来形容液体的大量流动,但在比喻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倾泻”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广泛用于比喻情感和思想的强烈表达。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泻】
倾泻。
【引证】
《玉篇》-泻,倾也。 、 《周礼·地官·稻人》-以浍写(泻)水。 、 宋·陆游《雨夜》-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组词】
泻泪、 泻溜、 泻月、 泻润
倾注;倾倒。
【引证】
《水浒全传》-吟诗欲泻百重愁。
【组词】
泻注、 泻盆、 泻辩、 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