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26
愠悴(yùn hu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愠”和“悴”。
结合起来,愠悴描述的是一种因愤怒或不满而导致的精神疲惫或憔悴的状态。
愠悴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因内心深处的愤怒或不满而显得憔悴或疲惫。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可能会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作品的情感氛围。
愠悴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愠”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怒也”,而“悴”字则解释为“病也”。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因愤怒而导致的精神疲惫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表达愤怒和不满往往被视为不够克制和修养的表现。因此,愠悴**这个词汇也隐含了一种因情绪失控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情绪控制的重视。
愠悴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种因内心深处的愤怒而导致的身心疲惫。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在表达不满时的方式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愠悴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深层次的情感状态时,它可以提供一个精确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满而显得疲惫不堪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愠悴可以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和凄凉,如:“秋风愠悴叶,萧瑟入人心。”
愠悴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面容憔悴的人,眼中透露出深深的愤怒和疲惫。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一段低沉而悲伤的旋律,表达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组合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weary with anger”或“exhausted by resentment”来表达类似的情感状态。
愠悴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精确地描述了一种因愤怒而导致的精神疲惫状态,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情绪控制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确和生动。
1.
【愠】
(形声。从心,昷(wēn)声。本义:含怒,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愠,怒也。 、 《苍颉篇》-愠,恨。 、 《礼记·檀弓》。注;“犹怒也。”-舞斯愠。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愠而不出。 、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组词】
愠怍、 愠恚
2.
【恚】
(形声。从心,圭声。本义:怨恨,愤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恚,恨也。 、 《广雅·释诂二》-恚,怒也。 、 《战国策·齐策三》-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 、 《管子·地员》-恚目。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恚而语女曰。 、 《明史》-懋卿恚甚。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承畴大恚。
【组词】
恚碍、 恚忌、 恚忿、 恚责
愤怒地,生气地;发怒地。
【引证】
《汉书》-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