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9:20
“南北”是一个方位词组,字面意思指的是地理上的两个主要方向:南和北。南通常指向地球的南极方向,北则指向北极方向。在日常生活中,“南北”常用来描述地理位置、方向指引或气候差异等。
“南”和“北”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源自人们对地理方位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并扩展到其他语言中。
在不同的文化中,“南北”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文化中,南方常与温暖、湿润的气候联系在一起,而北方则与寒冷、干燥的气候相关。
“南北”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旅行、探索或地理知识。它也可能唤起对家乡或特定地方的情感记忆。
在规划旅行路线时,我经常使用“南北”来确定方向,确保不会迷路。
在诗歌中,“南北”可以用来描绘广阔的地理空间,如:“南北无边际,星辰共长天。”
看到“南北”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地图上的箭头指示,或是指南针的指针。
在英语中,“南北”对应的是“north and south”,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其文化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南北”作为一个基本的方位词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精确描述地理位置,还在文化和文学中扮演着象征性的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南北”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