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07:33
“有财有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既拥有财富又拥有权力。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地位显赫、经济实力雄厚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有财有势”常用来描绘主角或反派角色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个人的成功或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社会阶层和经济实力的关系。
同义词:
反义词:
“有财有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财”和“有势”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财富和权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含义也有所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财富和权力被视为成功的标志。因此,“有财有势”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往往带有一定的正面含义,但也可能引起人们对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滥用的担忧。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成功、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但也可能引发对财富和权力集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个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经验,对这个词汇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有财有势的人,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例如,一个有财有势的企业家可能会通过慈善活动或商业决策,对社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有财有势”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描绘:
金碧辉煌的宫殿里,
有财有势的主人,
掌控着无数人的命运,
却在夜深人静时,
感叹权力的空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豪华宫殿或现代豪宅的画面,配以庄重的音乐,来强化“有财有势”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althy and powerful”,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财富和权力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有财有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对财富和权力的普遍追求,也提醒我们关注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
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
计氏不肯降心,珍哥不肯逊让,晁大舍虽然~,如此家反宅乱,也甚不成人家。
1. 【有】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3. 【有】
4.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