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5:07
养痈畜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着痈疽”,其中“痈”和“疽”都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这个成语比喻故意纵容坏人坏事,不加制止,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养痈畜疽 常用来批评那些明知不对却放任自流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管理学中,它被用来形容政策或管理上的失误。
同义词:纵容、姑息、放任 反义词:制止、纠正、整治
养痈畜疽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医学术语,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义。在古代,痈疽是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否则会危及生命。因此,这个成语强调了及时处理问题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治未病”,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养痈畜疽** 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预防思想在社会行为中的应用,即不应放任问题发展,而应及早干预。
这个成语给人以负面情感,联想到放任、不负责任和后果严重。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小错酿成大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演变成大冲突。这时,养痈畜疽 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提醒我们及时处理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养痈畜疽终成患。
及时整治方为上,
莫待秋风扫落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看着自己手臂上的痈疽逐渐恶化,却无动于衷。背景音乐可能是沉重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忧郁和警示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t the sleeping dogs lie”,意思是不要去惹麻烦,与养痈畜疽 的主动放任有所不同。
养痈畜疽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及时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果断采取行动,避免问题恶化。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专业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只顾巧言惑主,利己害人,哪顾国家后患,真可痛可恨也。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痈】
(形声。从疒(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华佗传》-佗以为肠痈。
【组词】
痈肿、 痈疮、 痈囊
3.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4.
【疽】
中医指一种毒疮
【组词】
疽疣、 疽食、 疽肠、 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