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19:00
“打白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没有实际支付的情况下,开具一张空白的借据或欠条。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机构在未支付现金的情况下,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支付款项。
“打白条”一词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常见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信用和债务问题。
在**社会,“打白条”常常与不诚信或不负责任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商业交易中,频繁打白条可能会损害个人或企业的信誉。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可靠或经济困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朋友或亲戚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打白条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感到同情或无奈。
在诗歌中,可以将“打白条”比喻为人生中的承诺与现实的差距:
人生如戏,承诺如白条, 时光流转,兑现几多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空白的纸条,象征着未兑现的承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忧郁的旋律,来表达因打白条而产生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OU”(I owe you),但它更多地用于非正式的个人交易,而不像“打白条”那样带有更广泛的商业和社会含义。
“打白条”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经济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于信用和责任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它。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
3.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