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30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政治哲学,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政府和等级制度,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自愿合作和自治的基础上。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政府是压迫和剥削的根源,主张通过直接行动和社区自治来实现自由和平等的社会。
“无政府主义”一词源自希腊语的“anarkhos”,意为“没有统治者”。19世纪中叶,该词开始被用来描述一种政治哲学,主张废除政府。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政府主义发展出多种流派,包括个人无政府主义、集体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无政府主义等。
无政府主义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现代社会,无政府主义仍然是一种边缘但活跃的政治力量,尤其在环保和反全球化中有所体现。
无政府主义常常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一方面被视为理想主义和乌托邦的象征,另一方面则被视为激进和危险的极端主义。个人可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无政府主义者如彼得·克鲁泡特金和埃玛·戈德曼,以及他们的激进行动和思想。
在个人经历中,无政府主义可能与某些社会或抗议活动相关联,例如参与环保或反对不公正政策的示威。这些经历可能加深了对无政府主义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在诗歌中,无政府主义可以被描绘为一种追求自由的激情:
在无政府的天空下,
我们编织自由的网,
废除枷锁,拥抱平等,
在自治的花园中,
我们播种希望的种子。
无政府主义可能与黑色旗帜、抗议**和街头涂鸦等视觉元素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抗议歌曲和激进的演讲。
在不同文化中,无政府主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拉丁美洲,无政府主义与解放神学和反帝国主义**相结合。在亚洲,无政府主义可能与本土的反权威传统相融合。
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提供了对现有社会结构的深刻批判和对自由和平等社会的理想追求。尽管它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核心理念——反对压迫和追求自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无政府主义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考。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3.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4.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5.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