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6:20
无故呻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原因或理由地发出呻吟声。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实际痛苦或不适的情况下,故意发出呻吟声,通常带有一定的矫情或做作的意味。
无故呻吟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无故”和“呻吟”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呻吟”一词已有记载,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无故呻吟”逐渐被用来形容没有实际原因的呻吟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无故呻吟可能被视为不成熟或不真诚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或不信任。
无故呻吟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矫情、做作和不真诚。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的整体印象,认为其不够坦率和真实。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无故呻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关注。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缺乏真诚和自然。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故呻吟”融入到对现代社会虚伪现象的批判中:
在这喧嚣的都市,
有人无故呻吟,
试图在虚空中抓住关注,
却不知,真诚才是最珍贵的声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脸上带着夸张的表情,发出无意义的呻吟声。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自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ining without reason”或“complaining for no reason”,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没有实际原因的抱怨或呻吟。
无故呻吟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一定的负面含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真诚和自然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看法,并促进更真诚的交流。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3.
【呻】
(形声。从口,申声。本义:吟诵)。
同本义。
【引证】
范成大《藻侄比课》-学业荒呻毕。
【组词】
呻毕、 呻唤
4.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吟,呻也。 、 《苍颉篇》-吟,叹也。 、 《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呿吟至微。 、 《战国策·楚策》-昼吟宵哭。 、 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组词】
吟呻、 吟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