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50
枯灭: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干枯并消失”,通常用来形容植物、生命力或希望等因缺乏滋养或支持而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状态。
“枯灭”一词由“枯”和“灭”两个字组成。“枯”字古汉语中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枯,“灭”字则表示消失、灭亡。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生命力或希望完全消失的词汇。
在**文化中,“枯灭”常与自然灾害、人生挫折等负面情境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脆弱性和环境变化的关注。
“枯灭”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无助和绝望。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生命力和希望的珍惜,以及对逆境中坚持不懈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种希望或梦想因现实困境而“枯灭”的情况,这种体验让人深刻理解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枯灭的希望之地上,新的绿芽悄然萌发,生命的循环永不止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ther”或“extinguish”,它们分别表示植物的枯萎和希望或生命的消失。
“枯灭”这个词深刻地描绘了生命力和希望的消失,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脆弱性和坚持的重要性。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