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6:42
词汇“[幄幕]”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幄幕”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用以遮蔽的帐篷或帷幕,通常用于军事指挥或重要场合的遮蔽。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幄幕”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幄”指帐篷,“幕”指帷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在古代,幄幕不仅是军事指挥的工具,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的幄幕尤其讲究,通常装饰华丽,用以显示其权威和尊贵。
提到“幄幕”,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将军的英勇决策,以及历史的厚重感。这个词带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时,可能会遇到相关的解说或情节。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时,可以这样使用:“夜深幄幕静,将军独思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战场上,将军在幄幕中沉思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声、马蹄声和士兵的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指挥设施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罗马的“tent of command”或蒙古的“ger”。
“幄幕”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日常交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军事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历史时,这个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
【幄】
(形声。从巾,屋声。本义:形如房屋的大帐幕)。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服》-幄,幕也。 、 《左传·哀公十四年》-子我在幄。 、 《左传·昭公十三年》。注:“幄幕,军旅之帐。”-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组词】
幄殿、 幄幕、 幄次、 幄帐
2.
【幕】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幕,帷在上曰幕。 、 《谷梁传·定公十年》-舞于鲁君之幕下。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幕有乌。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战国策·齐策一》-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
【组词】
幕幕、 幕燕、 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