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2:39
“丧心”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失去理智或心智,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悲伤、愤怒或其他强烈情绪而变得精神错乱或行为异常。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丧失了心智”。
“丧心”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丧”(失去)和“心”(心智)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就有“丧心之疾”的说法,意指心理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指代失去理智的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智的稳定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和精神品质。因此,“丧心”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来描述那些因为极端情绪而失去自我控制的人。
“丧心”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和悲哀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无法承受打击而陷入绝望的人。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对当事人的同情和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朋友因为家庭变故而陷入深深的悲伤,那段时间他的行为确实有些“丧心”,比如拒绝与外界交流,整日沉浸在悲伤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丧心”来描绘一个因为爱情而心碎的场景:
她的泪,如断线的珠, 滴落在无心的尘土。 丧心的夜,星辰也黯淡, 只因她的爱,已成空。
视觉上,“丧心”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灰蒙蒙的天空、枯萎的树木。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如悲伤的小提琴曲,或者是寂静无声,反映出内心的空洞和绝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one's mind”或“insane”,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有所不同。
“丧心”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强烈的表达,用来描述那些因为极端情绪而失去理智的人。它在文学和日常口语中都有应用,虽然不常用于专业领域,但在描述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时非常有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入理解中文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