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7:38
词汇“征使”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征使”的字面意思是指征召并派遣。在古代,这通常指的是君主或政府征召人员并派遣他们去执行特定的任务或服务。
在文学作品中,“征使”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朝廷或战争的场景中,用以描绘君主或将军征召士兵或官员的情景。在口语或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同义词:征召、派遣 反义词:解职、遣散
“征使”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征”有征召、征集的意思,“使”则有派遣、使用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征召”和“派遣”等词汇。
在古代**,征使是朝廷管理国家的一种方式,涉及到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
对于现代人来说,“征使”可能会引起一种历史感和距离感,因为它与古代的政治和军事活动相关联。
由于“征使”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可能很难有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征使”用于历史小说或剧本中,描绘古代朝廷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战争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征使”的背景和情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类似概念的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conscript”和“dispatch”。
“征使”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