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1:57
词汇“树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树援”可以理解为“树木的援助”或“依靠树木”。这个词汇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文中出现,用以描述某人或某物依靠树木作为支撑或帮助。
树援之下,心安如故,
绿荫庇护,风雨无阻。
自然之恩,永记心间,
树援之情,岁月长存。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