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12
拨镫法: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军事或马术术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拨动马镫来控制马匹的行进方向或速度。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被引申为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来调整或控制事物的状态或进程。
在文学作品中,拨镫法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精妙的控制技巧,如在描述一位骑手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控制马匹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马术社群或军事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马术或军事战术中,拨镫法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一种技术或策略。
同义词:操纵法、控制术、调整技巧 反义词:放任、失控、无序
拨镫法的词源可能与古代马术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可能从具体的马术技巧扩展到更广泛的控制或调整方法。
在中国古代,马术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拨镫法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广泛讨论和应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专业或学术讨论中。
拨镫法给人一种精准和高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熟练的技艺和精确的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拨镫法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团队管理或项目协调中,这个概念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精细的调整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如同拨镫法般精准, 在生活的马背上, 我轻轻一拨, 便转向了希望的方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骑手在马背上优雅地拨动马镫,马匹随之转向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马蹄声和骑手的指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ctical maneuver”或“precise control”,但这些表达没有拨镫法那么具体和形象。
拨镫法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精细控制和调整时,仍然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镫】
古代盛熟食器皿。
【引证】
《说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后世范金为之,又制此字。”-镫,锭也。从金,登声。 、 《礼记·祭统》。注:“镫,豆下跗也。”-执醴授之,执镫。
马镫。
【引证】
《广韵》-镫,鞍镫。
3.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