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51:36
互助社: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个由一群人组成的组织,他们通过共同合作和互相帮助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解决共同的问题。这种组织可以是正式的,如合作社,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邻里互助小组。
互助社这个词源于对“互助”和“社”两个词的结合。在历史上,互助社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合作社和互助会,这些组织在工业革命时期尤为盛行,旨在通过集体行动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
在许多文化中,互助社被视为社区凝聚力的体现,强调团结和共享资源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互助社可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不足等。
互助社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支持和共同进步的画面。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在我居住的社区,有一个邻里互助社,专门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购物和医疗预约。这种组织的存在让我感到社区的温暖和互助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互助社”:
在互助社的温暖怀抱中, 我们共同编织希望的网, 每一根线都是一份力量, 连接着心与心的桥梁。
互助社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分享故事和资源的温馨画面。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吉他旋律,传达出团结和和谐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互助社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合作社非常普遍,而在亚洲,邻里互助小组可能更为常见。
互助社这个词不仅代表了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团结和合作的理念。
1.
【互】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3.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