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40
平面镜:平面镜是一种光学设备,其表面被抛光至高度平滑,能够反射大部分入射光,形成清晰的图像。平面镜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光、反射光和镜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的词源较为直接,"平面"指其表面平坦,"镜"指反射光线的物体。在古代,人们使用金属表面(如铜)来制作镜子,直到玻璃镜的出现,平面镜才成为常见的日常用品。
在许多文化中,镜子被赋予了神秘和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镜子常与自我认知和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在**传统文化中,镜子也有驱邪避凶的象征意义。
平面镜常给人以清晰、真实的感受,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是不可或缺的物品,用于日常梳妆、整理仪容。在科学实验中,平面镜用于演示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在诗歌中,平面镜可以被用来比喻自我审视:
平面镜前,我凝视着自我, 每一道皱纹,每一丝白发, 都是岁月无声的印记。
平面镜的视觉联想是清晰、平滑的表面和反射的图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镜子破裂的声音,或是轻轻擦拭镜面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平面镜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镜子常与自我认知和内心世界联系,而在某些非洲文化中,镜子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
平面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光的性质,也反映了人类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平面镜可以作为一个丰富的象征和隐喻,用于表达自我审视、真实反映等概念。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