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36:07
词汇“披拨”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披”和“拨”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因此,我将分别对“披”和“拨”进行分析,然后再探讨它们组合起来的可能含义。
通过对“披”和“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字各自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虽然“披拨”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并不常见,但通过对单个字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测它在特定语境下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