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21: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1:14:34
“所到之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到达的每一个地方。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的活动范围或影响力所及的地方。
“所到之处”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所到之处”常与正面形象或积极行为联系在一起,如英雄、领袖或慈善家的影响力。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广泛的联想,如影响力、旅行、探索等,带来一种正面、开阔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某人的广泛影响力,如“我的摄影作品所到之处,都记录了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所到之处,花开满地,生机勃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同地方留下的足迹;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旅行中的各种声音和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rever one goes”或“every place one visits”,但“所到之处”更具有汉语的韵味和表达力。
“所到之处”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都能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某人或某物的活动范围或影响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1.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2.
【到】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到,至也。 、 《诗·大雅·韩奕》-靡国不到。 、 《战国策·齐策》-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 《水经注·江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李斯《谏逐客书》-功施到今。 、 宋·王安石《伤仲永》-复到舅家。
【组词】
到时、 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