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4:18
琴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从琴(一种乐器,如古筝、钢琴、小提琴等)发出的声音。它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优美、和谐或某种特定的情感色彩。
“琴音”一词源于古代对乐器的称呼,随着音乐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乐器的声音。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含义,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艺术色彩。
在**文化中,琴音常常与文人雅士、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雅和文化的传承。在西方文化中,钢琴等乐器的琴音也常常被视为艺术和情感表达的媒介。
“琴音”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和谐和美好的事物。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或者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公园里听到一位老人弹奏古筝,那悠扬的琴音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
诗歌: 月光下的琴音, 如梦如幻, 穿越时空的隧道, 抚慰心灵的创伤。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洒在湖面上,一位女子坐在湖边,轻轻弹奏着古筝,那柔和的琴音随着微风飘散,给人一种宁静和美的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strumental music”或“piano sound”,但这些词汇没有“琴音”那种特定的文化韵味和情感色彩。
“琴音”这个词不仅仅描述了乐器的声音,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和传达情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