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0:20
词汇“戚友”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戚”和“友”。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戚友”字面意思是指亲戚和朋友。其中,“戚”通常指亲戚,尤其是近亲,如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友”则指朋友,即非血缘关系但关系亲密的人。
“戚”字古时多指悲伤、忧愁,后来引申为亲戚;“友”字则一直指朋友。两者结合成“戚友”,强调了亲戚与朋友的双重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戚友关系被视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重大如婚礼、葬礼中,戚友的参与和支持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戚友”一词常常带有一种温馨和亲密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家庭和友谊的温暖。
在个人生活中,戚友的支持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遇到困难时,戚友的鼓励和帮助可以极大地增强个人的信心和勇气。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戚友”来表达深厚的情感:
戚友如星辰,
夜空照我行。
风雨同舟渡,
岁月共长情。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中,戚友们围坐在一起,笑声和谈话声交织,这种场景可以唤起温馨和幸福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戚友”可以对应为“relatives and friends”,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亲密的社会关系。
“戚友”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中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1.
【戚】
(形声。从戉,尗声。戉:(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引证】
《说文》-戚,戉也。 、 《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 、 《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 、 《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
【组词】
戚扬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