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0:39
“战鹢”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战”和“鹢”两个字组成。其中,“战”通常指战斗或战争,而“鹢”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水鸟,形状像鹭,但有长长的尾巴。在古代文献中,“战鹢”常用来比喻战争中的船只,尤其是指战船。
在文学作品中,“战鹢”常被用来形容古代水战的场景,赋予战争以诗意和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古代的战船。
同义词“战船”和“战舰”在现代语境中更为常用,而“战鹢”则带有更多的文学和历史色彩。反义词“商船”和“渔船”则与“战鹢”形成鲜明对比,分别指商业运输和渔业活动的船只。
“战鹢”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尤其是《诗经》和《楚辞》等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到。
在**古代文化中,水战是重要的军事活动,因此“战鹢”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水战的重视和描述。这个词汇也体现了古代文学对战争场景的诗意化处理。
“战鹢”这个词汇给人以古代战争的宏大和悲壮感,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神秘和诗意。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勇士在水面上的英勇战斗,以及战争的残酷和美丽。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关于“战鹢”的介绍,这让我对古代水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战鹢”:
战鹢破浪行,
勇士心无惧。
旌旗蔽日影,
历史长河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水战的画面,战船在波涛中前进,勇士们挥舞着武器。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战争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战舰”或“军舰”,但“战鹢”这个词汇带有更强的**古代文化特色。
“战鹢”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个词汇,不仅能够增加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还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鹢】
借指船。
【引证】
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均输北转荆门鹢,劝课西临蜀市蚕。
【组词】
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