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6:39
动能是指物体因其**而具有的能量。在物理学中,动能可以通过公式 ( \text{动能} = \frac{1}{2}mv^2 ) 来计算,其中 ( m ) 是物体的质量,( v ) 是物体的速度。
动能一词源自希腊语的“kinesis”(**)和英语的“energy”(能量)。在19世纪,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动能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被正式引入。
在现代社会,动能的概念不仅在科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体育、健康和商业等领域被广泛讨论,强调持续**和创新的重要性。
动能常常让人联想到活力、速度和力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激发人们对高效和动态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动能的概念来激励自己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工作还是锻炼,都追求高效和活力。
诗歌: 动能如风,吹拂心田, 速度之舞,生命之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kinetic energy”和德语的“kinetische Energie”,动能的概念都是通用的,体现了科学概念的普遍性。
动能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不仅在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象征意义。它提醒我们保持活力和动力,追求高效和动态的生活方式。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