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8: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8:58:48
客轮:指专门用于运送乘客的轮船,通常用于海上或大型湖泊的客运服务。客轮可以是大型邮轮,也可以是较小型的渡轮,用于短途或区域性的客运。
“客轮”一词由“客”和“轮”组成,其中“客”指乘客,“轮”指轮船。这个词在19世纪末随着蒸汽轮船的普及而开始使用,后来随着内燃机船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某些文化中,客轮可能与浪漫的旅行或探险联系在一起,如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故事。在社会背景中,客轮的发展反映了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
客轮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海面、悠闲的旅行和远离日常生活的宁静。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的记忆,如沉船事故或重要的历史航行。
个人可能有过乘坐客轮旅行的经历,如度假时的海上巡游,或是在岛屿间穿梭的渡轮旅行。
在诗歌中,客轮可以被描绘为连接不同世界的桥梁,如: “在波涛的怀抱中,客轮轻轻摇曳, 连接着梦想与现实,一程又一程。”
客轮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宽阔的甲板、白色的船身和远处的海平线。听觉联想可能包括船上的广播、海鸥的叫声和海浪的拍打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assenger ship”或“ferry”,德语中的“Passagierschiff”,都指代类似的交通工具,但其使用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客轮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交通运输的一种形式,也承载了人们对旅行、探索和连接的情感和想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轮】
(形声。从车,仑(lún)声。本义:车轮,轮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考工有轮人。-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 、 《易·说卦》-坎为弓轮。 、 《荀子·劝学》-輮以为轮。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金车玉作轮。
【组词】
轮指、 轮轭、 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