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46
词汇“坌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坌”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尘土飞扬的样子,也有堆积的意思。而“没”字通常表示沉没、消失或不存在。因此,“坌没”可能指的是尘土飞扬后消失不见的状态,或者是指堆积的东西沉没或消失。
由于“坌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使用。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描述尘土飞扬后消失的场景,但这种情况也非常罕见。
由于“坌没”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消失、沉没、隐没 反义词:显现、出现、浮现
“坌”字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而“没”字则一直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坌没”这个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使用“坌没”来描绘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场景,以表达一种凄凉或无常的情感。
“坌没”这个词汇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凄凉、无常或消失的感觉,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物质或景象的消失状态。
由于“坌没”是一个生僻词汇,我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尝试使用“坌没”来表达一种消失或无常的意境:
尘土坌没古道旁,
岁月无声逝水长。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片尘土飞扬的战场或沙尘暴后的景象,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沉寂和消失的视觉感受。
由于“坌没”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坌没”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生僻词汇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坌】
尘埃。
【引证】
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坌。
【组词】
微坌
指尘土飞扬着落在物体上。
【引证】
《四十二章经》-逆风扬尘,尘不及彼,还坌己身。
【组词】
坌并、 坌起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